城中之城荣获年度大剧,导演杨文红接受专访,揭秘幕后故事。杨文红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和团队的辛勤付出。他表示,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同时也得益于观众的喜爱和支持。通过深入挖掘角色内心世界,精心打造剧情情节,使得该剧成为备受瞩目的佳作。此次专访让观众更加了解这部大剧背后的故事,也让人们更加期待杨文红未来的作品。

在2025年1月29日,CMG第三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上,备受瞩目的金融题材剧《城中之城》成功斩获“年度大剧”荣誉,再次吸引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眼球。这部剧以其对金融行业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细腻的刻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专业评论家的高度认可。剧中,赵辉的扮演者于和伟获得了“年度男演员”奖,编剧卞智弘、吴楠和田雨也分别获得“年度编剧”的殊荣,而演员冯嘉怡和夏梦分别获得“年度观众喜爱演员”和“年度新锐”奖项。在这场盛典的热潮中,我们有幸专访了《城中之城》的出品人和总制片人杨文红,揭开了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理念。

杨文红,作为兴格传媒的董事长和创始合伙人,凭借她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直以来都在影视行业深耕。她曾负责或策划了如《蜗居》和《甄嬛传》等现象级作品,而这次的《城中之城》则是她在现实题材创作方面的又一次成功尝试。“现实主义的本质是批判性,但立意在于善恶的决策将直接影响作品的命运。”在采访中,她提到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与团队对众多金融从业者的调研和政策文献的深入研究。

在剧中,赵辉这个角色并非仅仅是一个堕落的精英,其真实的成长与困境反映了2017至2019年中国金融监管转型的浪潮,深刻展现了一个人在巨大利益面前所面临的道德和职业抉择。杨文红表示,这种对时代背景的关注是剧作成功的关键所在。她强调:“我们希望描绘金融领域个体的困境,而非简单地标签化金融高管的堕落。”

在谈到剧中角色的复杂性时,杨文红引入苏见仁和戴行长这两个角色,深入分析他们如何反映社会不同年代下的价值观和选择。戴行长的危机感与理想主义的亡归同样揭示了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道德困局。而赵辉的挣扎则是对监管转型带来的痛苦反思的缩影,她认为:“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有他们时代特征下的真实困境。”

杨文红一直以来秉持着对创作严谨的态度和高标准。在与创作团队的配合中,她提到:“我们不仅要关注现有的行业情况,更要清晰地知道如何在严苛的审查制度下,描绘出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故事。”正因如此,《城中之城》在多次审查后依旧能够传达出其本质的善意和对个体困境的同情。她表示,行业内的审查者们看到了剧作的认真态度,从而给予了真正的支持与认可。

不过,杨文红并不满足于单一的成功。她提到在创作过程中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在当前快餐文化盛行的环境中找到长剧创作的独特位置。她对“长剧与短剧”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真正的长剧应当以人类最珍贵的“时间”作为衡量标准,传达出足够深刻的艺术表达。

在探讨未来的创作方向时,杨文红透露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度挖掘。她已将关注点转向罗新教授的小说《漫长的余生》和蔡崇达的《命运》,打算通过这些作品进一步探讨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大背景之间的关系。在她看来,优质的内容能够通过细腻的人物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来吸引观众的关注,而这也是她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城中之城》不仅是一部对金融行业的深刻剖析,更是对当下时代、个体和社会矛盾的深度探讨。杨文红所代表的团队,正致力于在剧作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和叙事角度,用深度与敏感去打动观众。她的专注与热情,为未来的影视创作指明了方向。

值得期待的是,杨文红的创作团队将如何继续突破现有的边界,在未来的作品中以更具批判性和时代感的视角,继续为观众呈现不一样的故事。在影视行业快速迭代的今天,他们所追求的“真实”与“深度”将成为横亘在现代与未来之间的一道重要桥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