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已故丈夫李咏离世已逾四年,但其妻子对于嫁给他从未后悔。尽管经历了人生中的巨大变故,她仍然坚定地表示自己是李家儿媳。这份忠诚和坚定的爱情感人至深,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李咏的妻子在回忆起与李咏的点滴时,表达了对丈夫深沉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她坚定地表示,即便时间流转,嫁给他也永远不会后悔。这份执着和坚定的信念,彰显了她对爱情的坚定和忠诚。,,尽管失去了心爱的丈夫,但她仍然认为自己永远是李家的儿媳,这份责任感和担当体现了她的高尚品质。她对于家庭的忠诚和对于已故丈夫的深情厚意,成为了公众眼中的典范。她的坚强和勇气,也为人们树立了面对困境时的榜样。,,这段摘要表达了对于逝去亲人的怀念、对爱情的坚守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它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激励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保持坚定和勇敢。
“捞够钱就走。”
这是媒体对主持人李咏去国外定居的评价。

然而没过多久,李咏妻子在某平台上发表:“永失我爱。”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主持人李咏原来是身患重疾去往国外接受治疗。
这期间妻子哈文日日陪伴,可终究没有感动上天。

2018年10月25日,李咏抗癌失败病逝了。
而李咏病逝后,他的父母不仅没有出席他的葬礼,而且他去世4年后,二老也从未去给他扫墓。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子哈文如今怎样了呢?

01
哈文,1969年出生在宁夏青铜峡市,她是家中独女。
父亲哈金从县委书记一路打拼到宁夏自治区的秘书长。
而母亲就在家全职照看她。

虽然父亲工作忙碌,每天回到家都是筋疲力尽。
但每次回到家都会和女儿说说话,聊聊天。
父亲很疼爱她,也正是因为疼爱所以要求更加严格,希望她能成才,长大后有一番作为。
在父亲的教导下,哈文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一路顺风顺水,高考成绩出来后她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
大学是一个浪漫的地方,无数的故事都会在这里开启新的篇章。
而哈文的爱情故事也即将在这里展开。

1987年哈文进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认识了比她大一岁的李咏。
李咏,1968年出生在乌鲁木齐,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
父亲在乌鲁木齐的铁路局工作,是一名很普通的工人。

小时候的李咏和现在一点也不一样,那个时候见到陌生人连说句话都结结巴巴的。
李咏觉得自己很丢人,就跑走了。
结果发现自己在小树林里唱歌说话就可以不结巴。
发现这项能力后,他就经常跑到小树林里练习说话。

从那刻起,他就下定决心自己要成为一名能说会道的主持人,要在亲戚朋友面前一雪前耻,扬眉吐气。
所以,高中毕业后他也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
1987年,两个天真果敢的人在中国传媒大学相遇了。
李咏来到大学见到哈文的第一面就怦然心动,直接沦陷了。

哈文的美并不是打眼的大美人,她的美有一种气质,在遇见哈文的那一刻,李咏的目光就离不开她了。
后来,李咏还回忆那天是他们第一次上课。
李咏早早地就来到教师占位置,看了会儿书,一抬头就发现有人做在了他身边。
他说:“我用右眼瞄她,侧脸轮廓很美,就这么一眼,我对她一见钟情了。”

李咏整节课都听不下去老师的讲课声了,他的眼睛像粘在哈文脸上了,他还素描了一张她的样子,像等会儿找机会送给她。
他等啊等,等啊等,终于下课铃声响了。
但一扭头,就发现哈文已经和同学收拾完书包走了。

他根本没机会和哈文说话,只好空落落 地回去了。
李咏就换策略,开始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借此引起哈文同学的注意。
哈文在同学们的起哄下,也发现了李咏对自己的感情不一般。
其中有一天,同学聚会李咏喝了点小酒壮胆,打算去给哈文表白。

但手里什么都没带,显得很没诚意。
就从路边摘了一大把花,送给哈文。
哈文只是笑了笑,却没有答应他的表白,花也随之散落一地。
其实哈文是喜欢李咏的,只是头一次有这种感觉的她有些不知所措,就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现在还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先好好学习吧,以后再说。”
所以这才拒绝了李咏,李咏十分难过,一个人慢慢地往回走。
这时哈文追上来,告诉他自己的心意以及爸爸对他的态度。
李咏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原来不是哈文不喜欢他,而是爸爸不让谈恋爱呀。

在放暑假的时候,李咏跑到哈文乡下奶奶家,陪老人家说话,逗她开心,奶奶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奶奶对李咏赞不绝口,直夸是个好伙子。
李咏也专门和哈文爸爸见了一面,诚恳的说:“伯父,您别担心,我呐保证以后一心一意对哈文好,我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咱看实际行动吧。”
最终哈文的爸爸被打动了,同意这俩孩子在一起。

果不其然,李咏做的比说的多,自己 省吃俭用攒的钱都花在哈文身上,时不时就给她买小礼物,带她吃好吃的....
哈文呢是回族人不能吃猪肉,李咏也随着她的口味来,真的是很包容、疼爱她。

转眼间,就要大学毕业了。
毕业后,他们的婚姻大事就要被提上日程了。
虽然双方工作都很忙碌,但相爱的人总会抽出时间来商定婚姻大事的。

02
1992年9月26日,哈文和李咏在北京举行婚礼。
而这时哈文的工作地点换到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幕后工作者。
进入央视电视台,哈文的聪明和头脑得到了发挥的空间,没过多久就在央视站稳了脚跟,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

虽然有时候会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无端就在家里和李咏吵吵,可李咏从来都很包容哈文,他还帮哈文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结婚以来,从来没有吵过架,两个人一直很幸福。
在央视站稳脚跟的哈文,从1996年开始就连续担任了5年的“3.15”特别节目导演,能力一绝,还凭借着《一个人和一条法规》获得“中国新闻奖”。

就算在工作如此忙碌的状态下,也不忘记公公婆婆,经常给两位老人家买衣服、鞋等日用品,而公婆对这个不经常见面的儿媳也是赞不绝口。
一旦哈文放假,她也会抽出时间去看看他们,尽自己的孝心。
而 李咏的事业在哈文的带动下,有了飞跃进展。

李咏经常开玩笑道:“我的老板是哈文。”
哈文和丈夫一起合作了许多综艺节目,除了人们熟知的《非常6+1》外,还有《幸运52》、《梦想中国》、《咏乐汇》,许多的节目。
哈文在幕后给他做指挥,李咏在台前给大家带去欢声笑语。
节目越做越火,哈文和李咏夫妻俩台前幕后一唱一和,配合十分到位。

但两边的父母等不及了。
工作上是顺顺利利的,可家庭呢?两人结婚这么多年了一直不要孩子,可让父母愁怀了。
尤其是李咏的父母,李咏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老两口指望着他抱孙子呢。
他们开始催促这小两口,让他们抓紧时间要个孩子。

两个人本来说好要一起“丁克”的,可现在双方父母都在施压。
李咏的父母更是从老家跑来北京,就为了催他们要孩子。
李咏死脑筋就不松口,还跑出去留哈文一个人在家听老两口哭诉。
等到李咏再回来的时候,妻子哈文已经改变看法了。

最终在哈文的劝说开导下,李咏也觉得要一个孩子,还是对家庭来说很重要的。
2005年5月20日,女儿降生,取名法图麦。
有了女儿,哈文也从央视离开了,专心呆在家照顾女儿,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
而李咏还专心呆在台前当主持人,稳步的发展自己的事业。

哈文和女儿呆在家,公婆就时常来北京看孙女。
老两口一来,哈文绝对照顾的服服帖帖的,从不跟公婆红过脸。
有时候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有分歧,哈文也会主动迁就公婆的想法,不会去和老两口反着来。
每次过年都是先去哈文父母家,再回李咏父母家。

但自从有了孙女,李咏父母就想他们过年的时候能先来看他们,李咏还没同意呢,儿媳妇哈文就点头同意了。
人人都说,这样通情达理的儿媳妇真是太难得了。

03
生活的太美好,连老天爷都羡慕了要把相爱的人拆开。
正值壮年的李咏在不知不觉中被病魔缠住了。
2017年的6月,李咏正在化妆间化妆,等待上台主持综艺。
没想到一起身,就眼睛一花眩晕的不行,摇摇晃晃的晕倒在了地上。

工作人员一边通知节目组,一边拨打救护车的电话。
最后,李咏被送往急救室。
等到医生出来,告诉哈文的是晴天霹雳,老公患的是喉癌。
哈文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又不能把这如此残忍的消息告诉父母,可自己该怎么办呀?
女儿才10来岁,她很心慌。

等丈夫醒过来,看到哈文哭成泪人,心疼不已。
就喊她过来,他才能摸摸她的脸颊,说:“不要哭了,我得了什么病呀?”
哈文泣不成声,抽噎的回答:“是、是喉癌...”
李咏很震惊,但 没多说话只是抱住了妻子。

过了会,李咏说:“我们去国外,去和女儿一起生活吧,我想多陪陪她。”
当时,女儿法麦图在国外读中学。
随后,李咏就从电视台辞职了。
他辞职那年,事业正红红火火呢,根本想不到他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一些捕风捉影的记者,更是大胆猜测:“在这儿把钱捞够了,现在去国外享受呢。”
李咏和哈文根本不在乎这些言论,只想赶紧去到美国。
哈文想国外的医疗条件更发达,早一天到就多一天的机会。
跟父母那边依旧没说实情,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李咏来到国外一边化疗,一边照顾女儿。
妻子看着丈夫这个状态,心里不是滋味,这心里像是密密麻麻的针在身上扎。
还要时不时的跟家人的父母打打电话,省的他们整日担心。

哈文每天都强装精神,陪在李咏身边。
有时,李咏就突然从嘴里蹦出一句:“对不起啊,连累你跟着我受苦。”或者是:“真是不好意思,嫁给我让你受委屈了。”
哈文说:“我永远都不后悔嫁给你,嫁给你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李咏在纽约的一家医院的病房里离开了人世。
这下真相大白,观众才了解到,原来之前的执意去国外背后竟然有这样的原因。
备受喜爱的主持人李咏离开了。

哈文不得已把这个噩耗告诉公公婆婆。
老两口一下子就瘫坐在沙发上,不肯接受这个消息。
整整好几天,老两口都不曾吃过一口饭,最后被送到医院打营养液。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世间最残忍的痛。

李咏走之前交代妻子:“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国内了,就在这里陪着女儿吧。”
他想陪着女儿一起长大成人,也不想自己死后还要被来回折腾。
他还说:“不要大办我的葬礼,简简单单的就行,省着点钱给你和女儿留着,也不要让父母过来了,他们年纪大了,舟车劳顿身子骨吃不消。”

李咏走之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这样他才能走的安心。
所以李咏去世后,哈文在美国简单的办了一场葬礼,只有寥寥几个亲朋好友,却足矣。
而父母在其他亲戚的阻拦下,没有出现在葬礼的现场。

后来,哈文特意给两边老人打电话,安慰他们,缓解他们的悲痛。
哈文很认真的和公婆说:“爸妈,您放心我永远都是李家的儿媳妇,这辈子能嫁给李咏我不后悔,以后我会替李咏孝敬你们的。”
儿媳哈文的懂事和孝顺,给老两口带来一点点欣慰。

为了照顾老两口的情绪,哈文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给他们。
要做到天天打电话可不容易,因为美国和国内时差很长,哈文还要在这边照顾女儿,那段时间她也瘦了许多。
在哈文的开导下,公公婆婆已经慢慢走出丧子之痛了。

10月份,哈文带着女儿重新回国,直接去看望李咏的父母。
时至今日,李咏已经去世4年多了,哈文也依旧给他们月月打钱,不忘儿媳本分。
遗憾的是老两口4年来,却没给儿子扫过一次墓。

如今哈文已经53岁了,和女儿定居国外,女儿也很争气考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哈文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更是一个好儿媳。
这么多年她按着李咏的愿望,将女儿抚养成人,将父母照顾妥当。

唯独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悲伤的流泪。
她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值得得到尊重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