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道被公诉,涉及生态环境问题。他曾两次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处分,但仍然出现问题,最终被公诉。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再次被提升。,,据悉,张恒道在担任相关职务期间,未能有效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他因此受到了两次处分,但并未引起其足够重视,最终导致被公诉。这表明,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对于违法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张恒道的案例提醒我们,任何职务、地位都不能成为逃避生态环境责任的理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才能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需要更加严格。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以维护公正和公平。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监督,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张恒道被公诉的事件提醒我们,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对于违法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4月3日,正义网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近日,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管委会原主任张恒道(副厅级)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经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日照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张恒道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日照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张恒道利用担任青州市建委主任,潍坊市建设局副局长,潍坊市规划局局长,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张恒道被公诉,生态环境问题屡受处分背后的故事  第1张

张恒道 资料图

曾两次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处分

记者注意到,张恒道曾两次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处分。

2019年4月2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山东省通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问责情况》,其中就违规用海比较突出问题,给予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恒道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过处分。

2020年6月18日,山东省政府官网发布《山东省公开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移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问责情况》,其中就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围滩河污染表面整改问题指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对整改工作急功近利、表面整改、敷衍应对,导致验收后水质退回到治理前水平,时任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恒道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独断专行、滥权妄为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023年5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张恒道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2023年11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张恒道被开除党籍。

通报称,张恒道背弃初心使命,丧失党性原则,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热衷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违规多占周转住房;违反组织纪律,个人决定重大问题,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将亲属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由他人支付;自身不正,治家不严,对家人失管失教;纪法底线失守,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气,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项目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独断专行、滥权妄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张恒道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山东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山东省委批准,决定给予张恒道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终止其潍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2024年1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对张恒道作出逮捕决定。

来源 检察日报正义网

编辑 孟紫薇

流程编辑 马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