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起小鬼冒充官方上传盗版内容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版权方的合法权益,也误导了观众,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将对此事件进行简要概述,并提醒广大观众如何辨别“假官方”。,,事件概述:网络上出现了小鬼冒充官方的情况,其上传了盗版内容并试图欺骗公众。这一行为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随着事件的发酵,版权方和官方迅速采取行动,揭露了这一假冒行为的真相,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重点分析:在这一事件中,小鬼冒充官方的方式手法较为隐蔽,通过模仿官方口吻、盗用官方名义等手段欺骗观众。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版权方的知识产权,也误导了公众,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于观众而言,如何辨别“假官方”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观众在接触网络内容时应该保持警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别:关注官方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官方认证的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最新信息;注意官方账号的标识,如头像、昵称等是否规范、正式;对于涉及版权的内容,要支持正版,拒绝盗版,不购买、不使用非法渠道获取的内容。,,小鬼冒充官方上传盗版内容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版权方的合法权益,也误导了公众。广大观众应该提高警惕,学会辨别“假官方”,从自身做起,支持正版,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版权秩序。
【动漫杂谈】如何辨别官方账号:
前几天发生了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个挂着动画公司名称“Studio Colorido”的账号,在阿b上传了动画电影《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的完整版,还在评论区三番五次地声明说,这是官方正版。


看过正版的观众应该都知道,国内版权在西瓜而海外版权是Netflix,这一宣传正版的举动一时间让人摸不着头脑。更可笑的事还在后面,其上传的正片播到最后,竟然还出现了字幕组自己打的广告,四舍五入就是“澳门线上”那种感觉,这一看就是妥妥的正版啊。
版权意识强烈的观众纷纷点了举报,官方处理的也很及时,不仅下架了盗版的电影,还把这个挂着动画公司名字的假官方给封禁了。

这件事也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现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代表官方的账号是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些日本的动画公司和动画人,也在国内的网站开通了自己的账号,为的是与粉丝们更好的交流与沟通。那如何辨别这些账号的真假呢。
首先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看账号认证信息,这个信息基本上每个平台都有,被认证的基本都是官方,或是官方指定的代理,关注他们是没错的。

但也有因特殊情况,没有拿到平台认证的真官方。比如前一阵《缘分的天空》的制作组的一位代表katahito,在b站注册了账号,来宣传自家的周边产品,但也一直没获得认证,只能在备注里自己声明是官方。遇到这种没认证过的真官方,情况就相对复杂点。
辨别这种官方就要靠点技巧了,刚才说的去推特之类的网上实地考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比较懒的观众,其实看看官方发的内容,就能大体知道其真实性了。

一般来说,商业动画的主流制作形式还是制作委员会,再细分可以分为“合资委托型”、或者是“出品委员会型”。前者的配信权掌握在相应的窗口公司、或者是主干事公司手里,后者则是由一个独立的法人来管理著作权。说这么多其实就一个结论:就算发正片,也不会轮到动画公司的账号来发的。
小鬼仗着自己懂点儿,去注册个动画公司的名字,想引一波人气。但实际上知道Studio Colorido的观众至少也是些老油条了,这简直是在求打脸啊。狗屁不懂的营销号直接注册个“《猫面具》official”,都比用动画公司的名字有可信度啊。

以动画名称做id的官方号在阿b还是挺常见的,比如《炎炎消防队》的官方,他们发布的内容仅限于宣传片、线下活动录像,所有正片只能由网站自己的“番剧”频道来发。所以以后要是看到把正片发出来的“动画公司官方”,基本都可以点个举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