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山村的“高光时刻”,,侯山村,一个深藏在大山里的村庄,近日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因其独特的风貌和令人瞩目的变化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侯山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村庄依托其独特的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村庄的面貌日新月异,古朴的民居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侯山村的“高光时刻”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在这个时刻,侯山村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秀美的山水,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文化,体验到淳朴的民风。村庄的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侯山村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道路宽敞整洁,交通便捷,通讯网络覆盖全村,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侯山村的“高光时刻”不仅为当地带来了荣誉和机遇,也为周边村庄树立了榜样。这个村庄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侯山村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打造成为一个旅游胜地和乡村振兴的典范。这个村庄的“高光时刻”将成为它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记录着侯山村的辉煌历程。

  霜降时节,静宁县的苹果变得更甜。贾河乡侯山村的果农在忙着采摘漫山遍野“金果果”的同时,也迎来了村庄近几年最大的喜讯——一块“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被送到了武警甘肃总队政治工作部三级警士长侯崇慧手中。喜庆的鞭炮声和锣鼓声震耳欲聋,全村老少夹道欢迎,掌声伴着欢呼声,侯崇慧和家人倍感荣光,脸上泛起幸福笑容。

  侯崇慧在侯山村长大,在曾经当兵的父亲侯志伟的影响下,他怀揣梦想踏进了军营。

  如今,小侯从军已近20载,看着儿子在部队不断成长进步,侯志伟十分欣慰。

  “小时候在家里总喜欢戴我的军帽,后来军旅梦想实现了,现在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好男儿志在四方,希望他以后还是要踏踏实实,不断努力前行,践行一个军人的职责。”父亲一边招呼着前来贺喜的乡亲们,一边高兴地说。

  纯朴的乡亲们像对待自家的事儿一样,停下手里的农活,从早上6点半就帮忙清扫村道、收拾院落、准备饭菜,忙得不亦乐乎,如同过年的喜庆气氛包围着这个小山村。

  看着侯崇慧从小长大的侯兵强也是满脸自豪。“崇慧这次获得二等功,不仅给他自己争得了荣誉,也是给我们侯山村争得了荣光。”侯兵强不断重复着“自豪”二字。

  荣誉的背后,既见证着军人的无私奉献、忠诚担当,也承载着军属的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作为家属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感谢部队对他的培养,我会全力以赴继续做好他坚强的后盾。”妻子赵燕说。

  军功耀门楣,喜讯传千里。侯崇慧的姐姐也从外地赶回来见证这一荣耀时刻,侯崇慧用手机拍下了一张幸福的全家福:“大家往前看,3、2、1……”

  入伍近20年来,侯崇慧从大漠边关的“通信兵”到政治机关的“兵记者”,从业务生疏的“小白”到四处受邀讲课的“大拿”,从办公室内夜以继日钻研业务到任务一线通宵达旦宣传发声,百余次参与急难险重任务,高标准完成各项保障任务,书写了他军旅青春最动人的篇章。

  “把战友们拼搏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把温暖和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也是为强军梦作贡献。”这是侯崇慧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路刻苦学习,辛勤拼搏,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军网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4000余篇幅,80多部摄影作品荣获全国、全军和武警部队奖项。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新闻舆论工作先进个人”,获评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和“中国武警新闻奖”,被武警甘肃总队表彰为首届“十大标兵”士官,18次被总队、武警部队和全军表彰为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2023年12月,侯崇慧随部队赶赴临夏积石山6.2级抗震救灾一线,面对余震不断和天气严寒的情况,发扬连续奋战精神,在不断塌方和冰雪覆盖的山路上徒步随先头部队第一时间到达救灾现场,日夜不停地穿梭在受灾的8个村庄。他用手中镜头记录官兵现场搜救场景,第一时间向全国人民反映部队奔赴灾区救援动态,保留了大量珍贵资料,圆满完成了部队安排的抗震救灾任务,受到了上级一致肯定。今年9月,侯崇慧被武警甘肃总队授予个人二等功。(记者 李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