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的音乐备受关注,石倚洁透露称其中的音乐氛围如同乐土,仿佛诗经中的我的祖国。他强调音乐在影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视听盛宴。这部作品的音乐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令人陶醉其中。

在近期热映的电影《封神2》中,音乐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个由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倾情演唱的片尾曲《乐土》,不仅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更被他形容为“诗经版《我的祖国》”。这一声称不仅让人联想到音乐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勾起了无数观众对传统经典的共鸣与怀念。在这部影片中,插曲和选曲一再展现了《诗经》的元素和风格,将观众瞬间带入了古代的诗意世界。

电影《封神2》通过其音乐将上古神话与现实情感相结合,吸引了大批观众走进影院。影片中的插曲《女怀》和《鸣岐》都展现了《诗经》的独特韵味,仿佛让这部古老的诗歌集重新焕发生机。石倚洁在对澎湃新闻的采访中指出,《乐土》这首歌作为片尾曲,正是试图展现上一代人的情怀与土地的深切眷恋。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细腻地描绘了当时人的生活与情感。影片中的音乐则以《诗经》的文体为基础,以古老的五声音阶为背景音,展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这一音乐风格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带给人们一种时光倒流的奇妙体验。

导演乌尔善表示,很遗憾我们无法真正听到《诗经》的吟唱,但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和叙事的方式尽量还原那份古老的情怀。为了更好地传达这一情感,剧组邀请了历史顾问王艺,帮助为插曲创作了符合《诗经》风格的歌词,使得《女怀》和《鸣岐》不仅保留了古人的意境,也融入了现代的叙事形式,使其更加动人。

在电影中,《女怀》两度出现,第一次是在邓婵玉率领殷商大军渡河时。男声合唱的形式让这首歌充满了挑衅和力量,营造出戏剧性十足的气氛。第二次则是在邓婵玉临终时由姬发为她清唱,展现了对她的深切怀念,如同一首“安魂曲”。这种变化让观众不仅体会到了故事的起伏,也感受到角色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

而《鸣岐》则出现在影片的高潮时刻,西岐百姓围绕篝火载歌载舞,展现出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剧组通过丰富的表演细节,让每一个歌唱和舞蹈动作都有其文化内涵,反映了西岐人民对土地和家乡的热爱。这样的艺术表达使观众倍感亲切,恍如穿越回那些古老的岁月,见证先民的生活场景。

随着影片的推进,音乐主题在片尾曲《有女》和《乐土》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尤其是由吉克隽逸演唱的《有女》,似乎是邓婵玉的独白,娓娓道来她的生活。石倚洁在演唱《乐土》时,展现了高亢而富有力量的声音,表达了对家乡的捍卫与热爱。他坦言,最开始接到演唱邀请时,简直难以置信。看过影片粗剪后,他对西岐人民的情感深深打动,这种情感也在他的演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谈到《乐土》的创作灵感时,石倚洁直言这首歌与《我的祖国》有着相似的情感:“《乐土》就是诗经版《我的祖国》。”他认为,两者在表达家国情怀和对土地的热爱方面,有着难以言喻的共鸣。参与该曲创作的田汨也表示,要演唱好《乐土》并不容易:前半部分充满了轻松和得意,后面则转向沉重,乐器编排也需要庞大的管弦乐团来增强音乐的力量感。

通过对《封神2》中音乐的探索,不难发现,当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时,会迸发出独特的火花。音乐不仅是影片叙事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像《乐土》这样的作品,让人们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也让我们得以回望并珍视那些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未来,观众期待能够在舞台上听到更多这样兼具传统性与艺术性的音乐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